close
當我在芝加哥讀書的時候,和一位美國朋友在車上聊天,他問我,讀完學位後要不要留在美國。我看向窗外的美好景色,搖搖頭。「全世界的高手都來美國,不斷把它變成更好的國家,不差我一個。但是,把台灣搞好,很重要。」

一轉眼,那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。

這八年,在年紀較長的朋友圈中,愈來愈常聽到談論起將兒女送到海外讀書,而且時間愈來愈提前。以前出國讀碩博士是常態,現在常見到出國讀國高中,然後也就不再回來。

這八年,我年輕的朋友圈中,每年都有大約五個人遠離台灣,長住海外。粗略估計,這五個之中兩個去歐美,兩個去中港日韓,一個去東南亞。這些人,高比例屬於頂尖學校畢業,最有進取心,工作能力或創造力最好的那一群。在年輕人之間流傳的主流見解是:「台灣不值得待,留下來就是窩囊。無論做什麼工作,無論去哪裡,只要離開,都值得羨慕。」

我今天想說的:「最有能力的人,更有理由留下。」

不只關於錢

留在台灣,原因當然不是薪資。台灣薪資凍漲二十年。一個能力高強的人,出走歐美,薪資通常翻個兩倍半。到中國或東南亞,薪資加倍而生活成本低,還可以存更多錢。如果考量錢,腦子壞了才留在台灣。

但如果不只考量錢呢?

我要依據薪資決定在哪裡生活和工作嗎?不!別的考量,也同樣重要。考量什麼?我的回答是:我怎麼看待自己。我會比較尊敬留在台灣的自己。留在台灣,我不見得有錢,但我的生活「不只關於錢」。

如果離開台灣遠赴他鄉,在心底,我對自己的尊重很難不打折扣。這意味我承認自己的才幹與決心不足改變大局,只足以顧好家門之內的人生。

如果去一個高速成長的地方擠風口浪尖,豬都比較容易飛起來,但我卻沒有為我很在意的事奮鬥努力。我在意的是:台灣是個戰場,而它很關鍵。

備受忽視的關鍵

台灣很關鍵,它介在兩個狀態之間。

在經濟上,我們脫離了貧困,但是陷入長期停滯;處於一個產業轉骨的狀態,我們也許維持富足,甚至也許可以走向富裕;但若沒跨過去,我們可能跌回貧窮。

在政治上,我們脫離了專制獨裁,但是也還沒有到達到完善的民主法治,我們有了形式上的民主選舉和司法獨立,但是政府機構缺乏效能。

正在十字路口的台灣,正是最拉鋸膠著的地方。它更重大的指標意義:它勢必是牽動整體華人走向的一根繩子。

無論兩岸分合,台灣經驗勢必會被中國14億雙眼睛觀察參照。如果台灣能證明:民主國家可以蒸蒸日上,我們旁邊這個人口、土地、經濟、政治量體極龐大的國家,可能因此更走近民主法治一點。反之,如果搞砸台灣,也給了中國政府話柄:華人配不上民主。

留下的意義

形勢不好,有些人會選擇趁早落跑;但也有些人會選擇「我們來把形勢改好」。也許後者是笨蛋,但我會尊敬那樣的笨蛋,我也希望成為這樣的笨蛋。

這是為什麼我留在台灣,選擇教育和人才培育做為我長期關心和書寫的議題,在這個產業與社會轉骨的痛楚過程,如果我們找到好的方法經營教育和培育人才,未來的年輕人具備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知識、技能、心態,就有更大的可能把台灣產業、社會、政治的方方面面經營好。

我們知道民主意謂著負起責任,為自己家鄉的改善與進步付出心力,我們雖無官無職,卻仍是這個地方的主人。在能力範圍之內,我們要影響它,塑造它,讓它變得更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北酒店打工妮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